豌豆是我們?nèi)粘I钪谐R姷拇筇锒诡愖魑,而褐斑病是豌豆種植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病害,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豌豆嚴重減產(chǎn),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豌豆褐斑病的防治技巧,供大家參考。
癥狀:主要為害葉、莖、英。葉片染病產(chǎn)生圓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,病斑邊緣明顯。斑上具針尖大小的小黑點,即分生孢子器。莖染病,病斑褐色至黑褐色,紡錘形或橢圓形;病斑稍凹陷,向內(nèi)擴展波及到種子上,致種子帶菌;種子病斑不明顯,濕度大時呈污黃色或灰褐色。
病原:豌豆殼二孢,屬半知菌類真菌。病菌分生孢子器黑褐色,球形或扁球形,大小100-180×100-120微米,器壁膜質,孔口圓形,成熟時釋放出分生孢子;分生孢子近圓形,雙胞,無色,大小10-14×3-5微米,每個細胞里具1個油點。病菌發(fā)育適溫15-26℃,***高33℃,***低8℃,除為害豌豆外,還可侵染蠶豆和菜豆。
傳播途徑和發(fā)病條件:以分生孢子器或菌絲體附著在種子上或隨同病殘體在田間越冬。播種帶菌種子,長出幼苗即染病,子葉或幼莖上出現(xiàn)病痕和分生孢子器,產(chǎn)出分生孢子借雨水傳播,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,潛育期6-8天。田間15-20℃及多雨潮濕易發(fā)病。